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
中新网2月3日电 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3年2月3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并当庭宣判。
南京环境资源法庭经审理查明,2020年12月,被告徐某在未向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况下,从被告刘某处购买黑鱼、鲶鱼用于放生。2020年12月15日上午,徐某在钱资湖准备放生,遇有工作人员阻止,现场同时也有群众阻止并报警,徐某等人遂前往长荡湖温洛港桥附近,放生由刘某运至现场的鲶鱼25000斤,后大量鲶鱼死亡。12月20日,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长荡湖渔政监督大队开始组织人员打捞,截止2021年2月9日,共计打捞10天,累计打捞出死亡鲶鱼20208斤。
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鉴定,投放的鲶鱼为革胡子鲶,系外来物种。华南师范大学专家意见认为,案涉放生行为对长荡湖渔业资源造成的直接损害补偿(赔偿)费不少于7427.6元至44565.5元,对长荡湖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的服务功能损失5000元至6000元。另,专家评估费用为18000元。
庭审过程中,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刘昌景博士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庭说明外来物种及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并对放生外来物种的危害、禁止肆意放生外来物种进行了充分阐述。
南京环境资源法庭认为,徐某、刘某在未向当地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况下,自行向长荡湖投放大量外来物种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导致了该水域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造成了生态损害,应当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责任并在服务功能损失范围内适用惩罚性赔偿。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徐某、刘某对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所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30000元、服务功能损失5000元、专家评估费18000元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连带承担惩罚性赔偿5000元;并将上述赔偿款项在科学论证后拟定方案用于长荡湖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
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国家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大安全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缺乏科学指导和法律监管的盲目放生会对本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并对生物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是因非法投放外来物种引发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南京环境资源法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审理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充分体现了落实生物多样性国家保护战略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司法担当,并探索将惩罚性赔偿资金用于生物安全风险防范事项,向社会公众普及外来物种入侵危害,引导公众树立生物安全理念,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科学合法地开展放流活动。
楚国的家具几乎都以红色为主,这有什么讲究吗?(4)******
到了战国后期,随着冶铁的发展,铁器得到推广,这为漆器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基础。从漆器的造型上看,楚国的漆器更体现了楚国人浪漫的天性特点,漆器的样式也不受北方礼乐制度的约束,创造了一种崇尚自由的社会风气。同时,由于楚国好巫术,所以在漆器中能看到具有巫文化色彩的丧葬器物,这些器物给观者一种神秘感。
从漆器的制作我们也可以发现,漆器其实象征了楚国对美学与艺术的追求。楚国人崇尚火,所以红色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基调,而漆器恰恰又是以红色为主。
《芈月传》中楚国朝堂尚红
楚国的漆器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在今天两湖一带,我们依然可以在博物馆中寻觅到各具特色的楚国漆器,这些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楚国文化的风采与韵律。今天,漆器的制作在湖北一带依然盛行,目前我国已经将这种漆器的制作手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传承数千年的技法,经历了两千年的风雨后,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湖北专刊下),2019年第2期。
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空间结构》,华中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